融资的股票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股权交易,通俗的说法就是“股权转让”、“股东变更”。 通过股权交易获得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从而成为公司的股东——这个行为叫做“投资入股”; 而把所持股份转让出去——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减持”或“清仓”了!
那么,如果一家公司想要从股市进行融资,其操作方式有两种:
1.定向增发;2.发行可转债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定增。 在A股市场里,绝大多数公司都会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所谓非流通股是指不能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的股份。通常而言,这些股份都掌握在大股东手中。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定增需要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0%的非公开发行股份;同时,定增的价格由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协商决定,不得高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最后,发行的股份在1年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打个比方,某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5亿,其中流通股占40%,非流通股60%。那么目前它的股价是27元/股! 而这家公司准备以30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亿股(不超总股本的20%)给机构投资者,且这1亿股在未来1年不允许流通(锁定)。 这样一来,该公司流通股的占比就会减少至30%,而非流通股的比例将会增加到80%! 如果未来股价涨到35元每股的时候,原先的原始股东手中的非流通股就相当于翻了倍! 所以,一般想要从定增中获利的投资机构都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上先买入该公司股票,等股价炒到一定高度后再以高价接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股东都会这么干…… 比如说乐视网的大股东贾跃亭,他就直接将手里的股份全部套现走人了……(捂脸)
再来说说可转债。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顾名思义,它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简单来说呢,当它被赋予一个转股价之后,只要转股价大于股票价格的130%,且持有者愿意将其转股,那么就可以视为赎回(强制赎回)! 但是,一旦公司宣布赎回,持有者就需要将手上的可转债以当前市价+应计利息出售!可转换债券就等同于普通债券了…所以说这种债券其实是兼具股性与债性的双重特性。 因为它可以转股也可以还钱,所以它在上市后一般都会给出一定的溢价空间! 当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后,我们就可以把它当成股票一样来买卖,只不过它会随着正股的价格而产生波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