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流通值?
流通盘,全称为“流通股数”或简称“流通盘”,是已经上市发行的股份总数中,可以在股市上通过买卖获得自由处分的那部分数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被散户持有并被在大盘中显示的数目。 由于中国股市以前实行的是涨跌幅度的限额制度(现在只是暂停了涨跌幅度,并没有取消涨跌停板),所以每天股票价格的变动幅度都受到限制;同时,中国股市还是T+1交易制度,即今天买入的股票要明天才可以卖出获利。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在判断一只股票的价值时一般都要考虑这只股票的流通量大小和股价是否合理等问题。
流通市值是指一只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流通的总面值,等于该股的发行总股数乘以当前股价。例如上证综指就是以所有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公司的流通总市值作为统计基础,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 流通市值的大小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整体规模。一般来说,流通市值较大的股票其风险较小、价格较易预测和分析,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要。但是,对于投机性较强的个股来说,其流通盘越小则炒作空间越大。因此,目前一些市场人士更偏好于对中小版的股票进行短线炒作。
一般而言,衡量大盘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它的流通市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如何。如果某段时间内,指数连续上涨,那么就可以推断出此时的整个股市的流通市值在不断上升,也就是说进入股市流通领域的钱越来越多;反之,当这段时间内指数持续下跌,则可以认为市场上的资金不断从股市外流,整个股市的流通市值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