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看国企民企?
2018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其中对于国有企业的定义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一致。 国有企业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一)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其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控股、参股或者委托经营的企业;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所有者投资形成的,依法隶属于国家出资企业经营管理并由企业担负保值增值责任的所有资产;
(三)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出资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资产的总体;
(四)所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 在上述文件出台前,由于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关于国字的解释较为宽泛,如有的学者认为凡由国家投资设立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1],“凡是国家投资的都属于国有企业”的提法在实务界普遍存在。因此实践中,以是否由国资委或地方政府委派高管作为判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主要依据,但该方法过于粗放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根据国资委的相关定义来判定是否是国有企业。
从实践来看,非上市国有企业很少会在公开市场披露信息,所以无法通过查询上市公司所属公司的股东情况来判断是否为国企,而即使能够查到部分未上市的国企的信息,但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其股权结构错综复杂,仅凭公开资料也很难作出准确认断。所以目前笔者尚未找到一种可靠的方法来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初步判断。不过,如果已经确定了某家企业为公有制性质,那么再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