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业对比怎么看?
首先,你这个问题提的有些泛了; 其次,如果你指的是股市、期市等金融市场,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任何金融市场的规律都是通用的; 第三,如果单指股票市场的话,不同市场的运行逻辑又有所不同。
一、先说不同市场之间的比较 A股、美股、港股是当下国内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三大交易市场,这三者虽然都属股票交易范畴,但由于所处国度和政治制度迥然有异,使得这三个市场在运行规则上有着较大差异。 在A股市场中,涨跌停板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而这也是与当前国际主流的交易机制有很大不同的地方之一。所谓涨跌停板制度就是指当日的股价上涨或者下跌不能超过上个交易日股价的10%。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范恶性炒作和投机行为对股价的正常秩序造成冲击。 但另一方面,由于实行的是以“T+1”为主的交收机制,以及严格的退市标准,导致A股的个股流动性普遍较低且波动相对较小。
美国市场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全球最大和最成熟的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体系。在美国市场上,投资者不仅可以选择场内交易,还可以选择在场外进行报价撮合和清算交割,这大大拓展了投资者的操作空间。在价格决定机制方面,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之外,还加入了心理预期这一重要因素,这也使得美国股市往往能够提前预示宏观经济走势,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但与此同时,由于没有涨跌幅限制的缘故,美国股市的短期波动幅度也要大于其他市场。
香港作为内地与海外资本往来的桥头堡,一直以来都在为国内投资者提供着通往境外投资的大门。目前,港交所主要采用T+2交收机制(结算周期由买卖双方确定)。根据港交所的规定,港股可以采取全流通的方式持有,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买入时直接通过经纪商将股份托管给上市公司,从而省去了此前要开股东账户和指定存管银行账户的过程。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香港的融资融券业务要更为灵活一些。例如,投资者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融资操作,而不像欧美一样必须全额缴纳保证金。
二、同一个市场不同时期的行情表现对比 以中国股市为例,从1990年正式开板至今也不过30年时间,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股市也历经了多次牛熊转换,因此,仅以当下的状态去考察过往的表现,未免过于狭隘。事实上,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大牛市,一次是1996年的4月-1997年初的超级牛市,另一次则是1999年末至2001中旬的大熊市。至于现在所处的阶段到底是大牛市还是小反弹,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身处哪个交易市场,想要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和努力,当然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保持理性的头脑。毕竟,在这个领域里永远没有所谓的万能钥匙,也没有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