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股票的发行价?
对于发行价这个概念,首先需要明确一个事实:目前A股市场实行的是“市场化”定价方式;其次再讨论这个问题——发行价究竟该怎么看呢? 所谓市场化定价,就是指IPO发行的价格是由市场上所有买方和卖方共同决定的,每个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究竟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参与申购),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参与赎回)。
在市场化定价的前提下,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影响IPO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影响因素一定是多元的,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两大方面:
1、客观因素:包括行业环境、财务业绩、募集资金需求等;
2、主观因素:包括估值、发行规模、市场情绪等。 在确定影响因素后,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IPO价格的?是直接通过价格进行影响,还是先作用于其他因素然后再间接地影响价格?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怎样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加以解释。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对于符合市场属性的金融产品(例如股票)的价格变动,其基础源于相关信息的出现,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金融新闻:包括上市公司新闻和非上市公司新闻;
2、政府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宏观数据:包括GDP、CPI、PPI、进出口数据等;
4、公司公告: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5、同业行为:包括其他公司融资时的定价情况。 可见,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效应。但对于大多数个股而言,其中绝大多数因素对其价格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单个或部分因素不足以解释真实发生的价格变化,而必须将各个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较好地解释现实情况。
基于此,我们将各个因素纳入到某个模型中,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加权分析,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价格预测。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据挖掘的过程,我们需要提前设定好各因素的权重,用以衡量不同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当然,权重的设计并不是随意指定的,而是应该与现实情况相匹配。如对于一个拟上市的企业来说,其行业环境影响因素就理应占据较大的比重。
在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对新股发行价格进行预测。当然,这里的历史数据不仅仅包括已上市公司数据,也应包含部分拟上市企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