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从何而来?
A股的上市公司股本扩张是通过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来完成的,而融资一般是通过配股方式完成。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经营良好。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从资本市场融资200万元。如果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融资,则必须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决策程序,程序完成后还得报有关部门审批,过程比较复杂,时间也比较长,不符合迅速融资的要求。于是这家公司就想了一个办法,先按照注册资本的十倍增加公司资本公积金,再从公积金中划拨200万元到公司所属账户,这样就不需要经过发审委批准了,方便快捷。由于注册资本只是公司注册时实缴的资金,并不是公司真正的资产,因此所谓的“增资”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资金注入,只不过是从资本公积金转移到其他流动或固定储备科目而已。当该公司需要使用这笔钱的时候,只要把相关科目调来就行了。当然,如果要返还这笔钱,则需要原渠道归还。
很多上市公司都喜欢运用这个方法,既不需要花真金白银,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核程序,更不需要公布于众,就可以实现扩张目标;还有的公司甚至玩起数字游戏——既不增加注册资本,也不增加资本公积金,而是将原来挂在其他科目的钱调到上述两个科目下,从而达到同样的目的。对于投资者来说,虽然账面上这家公司好像亏了,但实际上却是赚了,只是潜藏在财务数据的表外罢了。
送股也是上市公司调节股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这一般是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实施。具体操作与上面类似,先做利润分配,然后把相应部分的盈余转至送股科目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每送一次股都要经相关部门批准,并且有最低送股比例限制(比如5%)。如不符合有关规定,则被责令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