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哪来的?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很多新手股民都有这样的疑惑。 先和大家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也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高中读的是省重点,大学也是211,学的是金融专业,所以从高考填志愿开始,我就已经把“证券”、“基金”、“期货”这些行业列入了我的择业范围。大四实习的时候,我也选择了上市券商的营业部,做了半年交易员,负责客户的开户,托管,转户等基础性工作。
可能因为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的金融,所以有些知识在高中就已经打下了基础。刚入职时,公司安排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易员培训,系统的学习了交易制度,交易流程,以及基本的技术分析。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最初,我对股票的基础认知,以及对于技术分析的系统化学习,为我今后的投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然,任何技术和理论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实战练习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 后来因为一些个人及家庭的原因,我从大型证券公司离职,来到了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虽然离开了金融行业,但是我还是没有离开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平时也会留意关于交易方面的信息和知识。
所以,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股票市场实际上就是企业间接融资的大市场。
企业需要资金来经营发展,但是直接向银行借款往往难度较大且效率低下,而股债汇期等各类金融产品则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由于企业最终要支付本息给股东,因此在发行债券或贷款过程中,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反映到其所发行的金融产品的利率上;而股票作为最直接的融资工具,其价格的变化则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预期的好坏。
企业的融资-成本=债券利息+股票溢价 当我们理解了这个公式,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股市会是波动起伏的,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未来的现金流无法完全预测。而投资者根据自己对风险的偏好,选择不同风险溢价对应的金融产品。高风险偏好者愿意承担更大的损失,自然要求在低风险产品基础上增加收益补偿,高风险资产的自然溢价更高。无论采用何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总会高于无风险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