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年轮是什么?
1、年轮理论由美国著名金融大师罗杰·洛伯(Roger Loweb)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对于证券的估价过程就像树叶形成树轮、雪循环形成冰川的过程一样。它分为四个阶段: (1)毫无头绪——漫无目标地乱撞; (2)有所意识——开始有一些线索和资讯; (3)蜂拥而至——各种观点、意见、预期纷纷涌现; (4)烟消云散——一切回归平静,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当一个新的投资理念产生后,最开始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就像是雪地上第一个踩出脚印的人,当其他人看到雪地上这一排清晰的足迹时,便会循着足迹跟上来。于是,第一个脚印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跟随,这个概念就会很快传播开去。最后,每一个雪花都变成了第一千个脚印,而第一个脚印所代表的理念则被遗忘在脑后,被人们淡忘。
以市盈率为例,刚开始的时候,市场会对所有上市公司按一个统一的数据来计算其未来的收益,也就是说,全部公司的市盈率都是相同的。随着公司基本面信息的公布,一些公司可能被重新定价,使得它们的市盈率上升,但大多数公司的市盈率仍然维持不变或只是微小变化。这时,那些率先改变观念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立即得到兑现,从而在行情表中显示出股价的上涨。随后,更多的投资者会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以致绝大多数投资者的交易记录都呈现出这种“先涨后跌”的模式——先买入持有,然后卖出解套并小赚一笔。于是,这些“先涨后跌”的交易记录最终都汇集到初始时刻的那部分先行者身上,使他们成为唯一受益的一群人。
对这一现象的总结和描述,就是年轮理论。 2、年轮理论告诉我们: 新观念的出现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个逐步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观念会通过某种机制最终归于均衡,但这个过程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呈指数增长的。对新观念的评估不能以一时一地为准,而要观察其长期趋势。那些能够长期坚持正确投资理念并在实践中贯彻始终的投资者将能成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