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哪个研究所好?
我是2016级电院的,当时在电气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之间纠结了很久(因为当时想考浙大软院所以也看了很多关于浙大的信息)。 最后是因为这个专业在上海只有上交有(后来得知浙大也有可是由于专业性质就业很难)而且上交所处的平台比浙大高太多所以选择了上交。 当时了解的信息如下(部分已经过时): 交大计算机专业的几个研究所实力差不多(电院强些、计算机强些、软件学院稍弱些);
交大电子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分在一个宿舍里一起上课(虽然是这样但是电院的人普遍比计算机的忙一些);
交大软件学院的培养方式更接近浙大软院而是采用“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年所有学生统一上专业课第二年再划分到各个方向(据说这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交大计算机和软件学院都设有人工智能方向,但软院的人工智能是单独划出来的一个班,而计院人工智能是融入在其他方向里的。
至于题主说的研究所我当年不知道,不过可以问下度娘~ 以上~
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3年的机电工程系,1952年定名为动力机械工程系,1959年定名为动力机械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1986-1999年间为动力工程学院,1999年5月更名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含核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七个系。其中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办学水平一流,培养和造就了以钱学森、蒋学椿等著名专家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和上海在现代能源和动力工程领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动力工程学科通过国内专家评估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52年交通大学院系调整时,在电信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电讯系和电机系。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又先后成立了计算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学专业等。1997年底,为了加强各学科的交叉发展,将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合并组成该学院。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和微纳电子学系等6个系,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2个上海专业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研究所,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全方位”办学体系。
学院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都颇具规模,是国内同类学科中学科方向齐全、办学规模大、办学实力雄厚的重点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