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
以投资为核心的GDP增长率,不可持续! 投资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我们所说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大类。前者是指新建和改扩建固定资产;后者是指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在我国现阶段,投资需求中约有一半来自政府。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年均实际增速保持在9.5%左右。其中,在2003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
从构成上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30%来源于政府。也就是说,大约每投资2元钱就有1元多钱是来自政府的投入。这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的粗放型增长是不能持久的。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今后政府投资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经济增长更加依赖民间投资。而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仍然严重不足,信贷配置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居不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民营企业都将处于弱势地位。以投资为中心的GDP增长率不可持续。
基于此,有专家提出,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从“刺激”转向“调控”,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还有学者提出了“新GDP”的概念。所谓“新GDP”就是不仅仅是衡量国民生产总值,还要进一步衡量国民生产指数。计算时不能只算净收益,还需要将投入的成本和损失的利润都计算在内,计算的公式为: 新GDP=总收益-总成本 其中,总收益=营业利润+转移支付(指政府对企业和单位提供的补贴);总成本=生产经营消耗+生产成本+税务(企业纳税总额)+利息支出+折旧。 这样计算的GDP能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