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何时回暖?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万亿,平均下来,中国家庭的财富达到了23万(家庭平均值)。 虽然面临疫情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依然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GDP超过百万亿的大国。 这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加快成长的必然要求!
疫情之后,我国及时采取宏观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中国经济率先复工复产,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速为5.3%。 其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速为5.4%;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为5%左右。 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分别比二季度上升了0.6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步提升。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国经济发展也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低迷的三重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商品占全球的份额已经超过五成。外需的强劲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在保供稳价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努力将政策红利传递到企业和居民,激发市场的活力。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上游行业盈利空间扩大,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增加,制造业利润持续分割成为当前面临的难题。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跨周期调节,努力化解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持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进一步放开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要把握全球化新机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课题。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活各类主体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要强化激励相容,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