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真正原因?
今天大盘一开盘就大跌,我心中暗喜,终于有机会减仓了.但盘中探底时并没有买入,因为我的系统提示可建仓了,于是我在下午快速下跌的时候分批买进,并重仓持有,明天早盘只要继续下探,我会加仓,如果明天大盘涨起来,我也只能吃套了,不过我是持股待涨的,我不怕被套!
在操作上,我的原则是只要有系统信号就买卖,不管涨跌都执行,不预测,不加仓,不满仓,不抄底,不过于恐慌割肉,也不贪婪等待所谓底部。 昨天我说要减仓是因为我的系统出现连续三次卖出信号,其实这也是我今年做T+0操作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当我的系统出现三个以上卖出信号时,我就开始减仓操作。这次我没有等到第4个卖出信号,而是按照3个卖出信号的原则进行减仓操作。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是短线操作,我的系统能做出正向的盈亏结果,而很多人的系统却是负值呢?关键还是在于对时机的把握上。很多投资者在做盘中,往往看到股价涨了就买,跌了就卖,完全无视系统发出的信号,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不是追高被套就是低位割肉。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发出买入信号时买入,在发出卖出信号时卖出,尽量多赚钱少亏钱。
很多人看不懂我减仓的操作,其实这是非常有效的减仓方法,当股票上涨一段时间后,如果你不想全部卖出,那么减仓一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获利回吐的损失,二是可以降低持仓成本,为以后的交易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如果你想全仓止赢或止损,那另当别论。目前的大盘,我认为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所以我的减仓操作并不会结束,明天早上我还会根据系统的指示减仓操作。如果明天大盘继续下跌,我将全部清仓。因为我的资金只是短期仓位,所以并不惧怕减仓操作造成资金的闲置。如果后市还有可能重新进场,那我闲置的资金也会适时入场。 我相信市场的底部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所以我一直没有重仓抄到底,我也认为没有必要重仓在最低点抢筹码,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我们投资者要做的是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内高抛低吸,摊低成本,赚取差价。如果大盘继续下跌,我仍然会加仓,因为我买的品种是我看好的,我有信心,我不会像有的人那样没有底线的割肉杀跌。
央行宣布重启28天期逆回购,向市场释放短期资金250亿元;同日财政部又招标400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两项因素为近期流动性紧张助燃,导致国债期货盘中大幅跳水,10年期和5年期主力合约盘中最大跌幅达0.66%和0.5%。股指开盘即破位下跌,股指开盘即破位下跌,一路南下,直扑前期低点。
尽管下午2点以后央行开始释放资金,且随后有890亿元逆回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公开市场上实现净投放350亿元,同时管理层出面表示将会稳定流动性。但股指已失去反弹动力,收盘仍然狂跌,上证指数下跌1.86%,深成指下跌1.64%,创业板指下跌2.11%。其中上证指数再度向2750点发起冲击,而创业板的下跌更验证了指数下跌调整尚未结束,后市依然堪忧。
资金的紧张是引发大盘暴跌的导火索。市场资金紧张主要是源于外汇占款的下降,4月金融数据明显回落,无论是新增信贷还是社会融资总量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再度趋紧。同时,5月汇丰PMI初值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在货币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外汇占款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市场流动性趋紧,需要货币政策放松力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看到近期关于降准的传闻就起过多次,但管理层迟迟不予放行,这或许是近期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不过,管理层之所以迟迟不降准,是因外汇占款降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再者,4月中下旬,中国还向国际市场释放了较大规模的远期结汇盘,致使4月份外汇占款可能未出现大幅下滑。随着央行货币政策思路向实质稳健方向的倾斜,未来“强财政、宽货币”的模式将发生转变,货币政策将边际逆转,逐渐收紧,进而配合实现财政政策的减收增支。
因此可以这样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不会出现大幅改善,加上汇丰5月制造业PMI初值不及预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而管理层对于当前的股市更是乐于看到大盘进行深度调整,清洗浮筹。管理层对市场长期慢牛是看好的,但短期涨的过快却是不利于长远。
从技术上来看,虽然上周五的长上影线有见顶迹象,但日线指标仍处于超买状态,而周二的中阴线让日线指标开始有高位死叉向下发散的形态出现。60分钟和30分钟指标在调整中也出现了震荡回落,后市大盘继续下调的概率较大。
综合来看,当前A股市场存在三种可能:第一种,指数下跌,个股上涨,这是最好的走法。第二种,指数下跌,个股继续跌,这是指数在为个股清洗浮筹,而指数通过调整换一个角度还会涨上去,个股也会涨上去。第三种,指数和个股都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市场就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