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中国养老问题?
“养儿防老”,这个老指的是老年贫困,而不是指现在80、90后所理解的退休后的安逸生活。 先给结论,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同时提高结婚年龄,减少生育数量。当然这些都是消极的应对措施。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过思考,曾经写过一篇短一点的解答。 现在把原文贴出来,做个简单修改。 首先我认为应该积极鼓励生育,因为多出生一个人口就意味着多一份社会的储蓄和保障,毕竟这个社会是有储蓄率的,如果人人都是10%的储蓄率,意味着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多支出10%的钱来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反之如果没有人口增长,那么每人都只需要支出10%的收入作为福利费用,只是社会整体会少一个劳动力罢了。所以从经济学上说,多一个人口意味着更多的保障。 但为什么我国现在要鼓励计划生育呢?因为我国的人口结构问题主要是由过去计划经济导致的。在以往的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结婚生育的时间被人为压制,导致现在人口红利期过了之后,出现生育率的突然低下。而过去多出生的人口,现在正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涌入社会造成社保金的压力和住房等生活的巨大负担。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调整以前计划经济导致的人力资源错配,即让先前被压抑的生育意愿得到满足,同时又避免未来出现更大的困境。
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另一个是人们在什么年龄愿意生育。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幼童的投入,完善从出生到2岁婴幼儿的各种补贴,用真金白银刺激生育。关于第二个问题就需要费些周折了。一方面我们要慢慢引导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设计鼓励生育,比如说延长产假时间,实行母婴福利假期等等。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生育成本太低了!太低的养育成本让大家失去了对于生育的敬畏之心,以为生个孩子就跟捡了个芝麻一样容易。
因此如果要改变现在的低生育率,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生育的成本,增加人们恐惧生的心理。比如提高从怀孕到孩子2岁的各种补助,让妈妈们不敢轻易放弃工作去全职照顾新生儿;再比如增加家庭生育的税收政策,对新婚青年和小两口子女多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在房贷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我想说的就是在不增加全社会总消耗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性调整(也就是谁多花谁少花)来提高大家的生育开支,只有当大家意识到生孩子的代价远远大于现在想象的程度时,大家才会正视生育的问题,不再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