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能源短缺么?

金备宇金备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很多答案,都说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却很少有人提出问题,我们的能源都去了哪儿呢?以煤为例,2014年煤炭进口总量5.9亿吨,出口量6.4亿吨,基本上持平;2015年煤炭进出口总量基本相同,都是11.3亿吨。那多出来这几亿吨煤都到哪了呢? 很简单,都以其他产品的形式出口了--比如电,以前我们进口的石油大多用来生产燃料油,但现在我们大量进口原油直接加工成电卖给国外。同样,我们大量进口的铁矿直接加工成铁制品(钢、铁合金等),这些产品通常附加值高,贸易顺差非常大。

举个例子 2014年中国进口铁矿18亿吨,同比增长17%。然而这一年我国钢铁行业并没有产生18亿吨的铁,因为我国冶金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年共生产生铁7.40亿吨,钢材9.80亿吨。显然,我们买来的铁矿没地方消耗,肯定以其他形式输出至海外。 而出口的煤炭中,动力煤大约一半左右用于发电,另外一部分则是作为工业原料或者燃料用煤。而进口煤炭中,进口煤的用途则更为广泛,包括民用煤(生活取暖、做饭等等)、工业原料(化工、合成纤维素等)以及发电。也就是说,我国的动力煤大部分是用来发电,而进口煤却可以作为民用煤使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的进口煤平均到居民生活中的单价低于国内煤价。

当然,最终这些问题可能都会归结到一个原因上--人口。当13亿人的吃饭问题和保暖问题都解决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能源的问题。

盖碧凡盖碧凡优质答主

能源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国家能源的保障程度,直接关系着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认为我国能源已非常短缺,即将迈入“石油时代”,并以每10年为单位计算我国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实际上,我国能源资源并不短缺,是“相对富集”,不存在能源危机问题。

从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占有量来看,我国并不缺乏能源。以石油为例,从美国《油气杂志》2002年公布的各国石油可采储量来看,我国石油可采储量为23.63亿吨,在世界的排名为第13位,占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的2.87%,仅次于“石油富国”沙特阿拉伯(25%左右)和俄罗斯(10%左右)。从相对量来看,2002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为18.28吨,世界上排名第40位,人均占有量低于美国(34.38吨)、世界平均水平(24.65吨)和其他“石油富国”,但同人口大国如印度(14.25吨)、日本(0.13吨)、巴基斯坦(13.32吨)相比,我国石油储量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从已探明的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来看,同样也是非常富有的,煤炭人均可采储量达227.89吨,名列世界首位。

当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从能源消费来看,相对于其他“石油富国”存在一定的短缺,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能源危机”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石油和其他能源的净进口才刚刚起步。同时,我国能源消费虽然以煤炭为主,但石油消费比例一直在30%左右,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世纪80-90年代平均水平下降了近50%,单位产值耗油量下降了56%。尤其是近几年来,节能技术广泛推广,使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因此,我国能源是处于“相对富集”状态,能源供应不存在什么“生存危机”,至多只是“面临挑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