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素公司哪多?

家俊轩家俊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炭素企业目前大概有 300余家,其中50多家是上市公司,比如龙星化工、金隅集团、山西焦化、上海石化等;200多家是中小企业,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区,主要是以生产冶金焦炭为主,也有一些从事沥青焦生产,还有一家从事碳纤维生产。 中国最早做炭素材料的是太原重工,后来成立了太钢集团,现在归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辖,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是国内最大的炭素材料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有:石墨及复合材料——人造宝石(高纯聚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石墨纤维、石墨块、石墨盘根、各种规格的石墨模具(包括高温模具和低温模具); 冶金辅料——铁合金、硅铁、锰铁、铬铁、镍铁以及金属钠、工业硫磺等;

冶金原料——焦炭、煤矸石、油母页岩、石油焦等;

特种涂料——“三防”涂料、防腐漆、防水涂料、隔热防腐胶泥等; 专用车及零部件——牵引汽车、重型卡车、轻型卡车、特种车辆底盘、专用车零部件;

其他产品——机械加工件、高压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矿山设备、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

晁涵钰晁涵钰优质答主

世界化石能源包括煤炭(占27.5%)、石油(占36.0%)、天然气(占24.1%)和泥炭(占0.4%)。在这些化石能源中,煤炭占能源储量(约1万亿吨)的90%。而中国煤炭占中国能源储量83.9%(约为1万亿吨储煤量)。因此中国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能的燃烧,即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燃烧,而这些化石能源中90%以上为煤。燃煤中蕴藏有大量的碳,所以中国碳素储量极为丰富。可以说,中国的化石能源83.9%为煤炭,而煤炭中90%以上为碳素。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碳素资源,有理由开展煤基碳素工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碳素产业。中国有丰富的碳素资源,为实现碳素工业化提供保障。目前,世界正处在“石油时代”,我国能源结构为以煤为主(占75%以上),石油不到20%。我国石油严重短缺,80%以上将依赖国外进口(2015年石油自给率将为40%)。因此开展煤基碳素化工是我国的优势。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煤储量,且煤质优越、煤系简单、矿藏集中、利于开采,有开展煤化工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域条件。如果将煤加工成为性能独特和卓越的碳素,通过碳素化工实现由煤到油的过程,对于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碳素产品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的基础工业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缺之不可的元素之一,是21世纪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碳素产品具有特殊的性质,在电子技术、宇航技术、原子能、机械以及化学工业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发展高技术方面,它有其它元素替代不了的优势。碳素工业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业支柱之一。中国已经加入WTO,世界贸易一体化要求中国化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世界各国化工产品将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石油化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石油资源严重短缺,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且石油化工与农业争土地,石油价格高起而煤价便宜,因此,发展煤化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互相补充;以煤代油、以煤促进油,使煤化工逐步超过石油化,实现煤炭化学工业现代化。充分利用中国极丰富的煤炭储量发展碳素业。

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系高岭土以及煤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煤化学工业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化工原料和能源。在煤化工产品深加工中,最重要的产品是合成油以及制取碳素材料。合成油是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间接液化技术。煤直接液化是煤在氢的压力下,经催化剂直接加氢裂化的液化过程;煤间接液化是煤经气化后,在催化剂作用下由合成气生成醇、烃类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液化过程。煤液化可以实现以煤代油,煤制合成油是一项重大的煤液化技术。煤制合成油可以形成燃料油和化工原料、化肥等。由于煤中含有的硫、氮等杂质,而合成油则不含有机杂质,所以煤制合成油与石油相比更清洁。煤经过气化而液化制醇,醇可以进一步再加工合成腈纶。煤经过气化液化而制烯烃、芳烃(合成汽油),再进一步加工提纯,可制得丙烯、乙烯和苯、甲苯和二甲苯(芳烃油)。煤经过气化液化可制取柴油、重油和石腊。煤经过气化液化再进一步加工提纯可制取液化石油气。煤经过气化煤浆和液化生产的合成油,是一种非常清洁的油品,其燃点、安定性及环保性能要优于现在普遍使用的直馏汽油。

煤经过上述化工手段主要生产油气,油气可进一步加工提纯合成化工产品。但煤经过煤焦化,可获得大量含油焦,该含油焦可进一步加工生产碳素材料,煤沥青也可以直接生产碳素材料。煤化工产品中煤焦油中所含有萘、蒽、菲和苯酐、洗油、酚等化学物质,均可进一步生产合成纤维、染料、油漆和其它化工产品。在人类使用的原料中,除了空气和水之外,最重要的三大资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由于石油在能源中扮演着第一能源的角色以及由石油派生出来的化工产业体系在全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