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推高了中国房价?
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官方答案。 中国房地产价格,主要是人口和城市化推动的。 中国的户籍制度导致人口无法自由流动,城市化进程主要靠农村人口单向流入城市来推动。而城镇化的结果就是县城的人口大量向地级市聚集,中小城市的住房需求被压抑,大城市(尤其首都)的住房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在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由企业统一分配的。改革开发后,企业不再分房,但城镇居民的收入仍然由单位控制,分配房子也变成了单位行为。这个时候,有工作单位的人比没有工作单位的(即没单位的人)买房更容易,因为房子是商品,用人单位是买房的主要消费者。因为单位分的房子越来越少的缘故,无房户和有一两套房子的家庭纷纷加入买房大军,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
到了90年代中期,住房体制改革推进,银行房贷业务放开,人们可以按揭贷款买房了。此时,因为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大中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的住房供应依然十分紧张,所以每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都会被迅速打破,限购令也不例外。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和民营资本不断涌入房地产行业,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为了缓解市场的焦虑情绪,国家相继出台了土地招拍挂、限价限贷等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但是由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结构始终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依旧非常突出。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二手房市场的监管一直存在着漏洞,所以真实的交易情况远比商品房成交量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