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面对黑天鹅?
1、中国需要建立起应对黑天鹅事件的机制,而不是每次都是被动应对。例如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如果提前有机制,就不至于那么被动。当然这个机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经验,逐渐完善。 2、中国要提升处理黑天鹅事件的能力,就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①预警能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预测的偏差;②响应能力: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架构以及资源调配体系,确保反应迅速,行动高效;③恢复能力:建立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包括物资保障、资金保障等;④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升级等方式来实现应对能力的提升,包括治理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3、个人层面也需要构建应对黑天鹅事件的思维和能力①保持多元思维——不要局限于本行业本领域,拓宽思路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②培养批判性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从问题背后寻找根源,深入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见解;③增强认知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阈值,避免让谣言和未经证实的消息打乱自己的思绪;④构建系统思维——事物是与整体关联的,要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切忌以偏概全。
所谓“黑天鹅”事件,指的是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失控,其主要特点有:意外性、影响重大和出于可预测。通常当“黑天鹅”事件发生时,市场在“黑天鹅”事件爆发前就已蕴藏风险,但却未能被人们有效察觉,人们在事件发生后往往会以偏颇的方式重新解读,甚至为此修正所信守的基本原则。
“黑天鹅”原本仅指“不可能的事”。然而,当欧洲人来到澳洲之后,“黑天鹅”在欧洲变成“非常难以置信”的代名词。法国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就指出:“黑天鹅代表不可能性的语用学仍然生效着,一如它2000多年来的情况,但是存在论——本体论已经改变……”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分别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东西两座大厦,两栋大厦被撞之后并最终倒塌。这是21世纪的第一个“黑天鹅”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恐怖袭击事件、21世纪造成人员最多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黑天鹅”呢?
1、善于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不应当把自己限制在熟悉的思维惯性中,培养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要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局限的,在做一项决策的时候,尽量考虑周全,不能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就贸然行事,对没有见过的东西和事情,千万不能说“不可能发生”,而应该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3、要养成收集有用信息的习惯,尽可能在做决策前多了解一些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定怀疑态度。
4、要善于把握住可能出现“黑天鹅”的机会,如果这种可能有99%的把握判断准确的话,就要敢于去实现。
5、要尽可能避免那些会让自己因小失大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