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多元发展?
国内大型钢铁集团都已经走上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宝武、首钢、太钢等,都在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供应链贸易等其他产业。 但实际上,很多传统行业在经过互联网洗礼之后都变成了高技术行业——比如交通行业的出租汽车行业,曾经是一个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但现在有了滴滴打车,成为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通信行业,在3G时代,运营商通过流量收费还比较赚钱,但随着4G的普及和高带宽,流量费用大大下降,互联网企业开始借助流量红利开展视频业务(比如爱奇艺)、支付业务(微信支付)、文件共享业务(云盘)等等。
现在说某个行业是高科技或者说是传统行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利用了互联网,就可能发生颠覆式的变化。所以,传统行业并不是我们的保护伞,也不是我们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的理由。 作为传统行业中的佼佼者,钢铁集团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利用资本力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寻找自己的突破点。
目前看来,钢铁集团发力的地方主要是两方面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废钢资源利用的创新。 在节能减排方面,目前最有希望的是氢冶金工艺,有氢气就可以直接冶炼出金属,而且排放的是水,堪称“零排放”。我国已经在河北唐山试点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氢冶金项目。 另外一方面则是电子废钢的利用。由于国家推行用电负荷率考核,鼓励企业错峰生产,电炉炼钢受到很大限制。另外废钢来源问题也困扰着不少钢厂,尤其是小钢厂。如果能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电炉炼钢将迎来一次蓬勃发展期。电弧炉内添加碳粒可以直接冶炼合成铁水,而且碳排放量也比较低,只有正常高炉的一半左右。这也是未来钢铁行业低碳排放的方向。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产业链条的缩短也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钢铁工业中60%的能量消耗和70%的原料消耗都用于烧结、焦化两种工序,而这两道工序都是将矿石加工成原料颗粒,供给后续炼铁、炼钢工序。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工序合一,则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钢铁集团来说,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同时还要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寻求突破,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