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在国外上市?
1、融资
国内上市融资额度有限,香港和美国市场则没有融资额度的限制;如果未来业绩增长不能满足再融资的要求,通过境外上市的渠道依然可以顺利解决。
2、规避政策风险
由于国内的政策限制,有些行业或业务是不能在国内上市的,比如具有垄断性、资源型的产业或企业,为了实现正常融资的目的,只能通过境外上市来完成。 另外,由于国内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仍存在一些政策性的限制,而境外上市作为国际化的行为,能更好的克服这些限制,享受更公平的待遇。
3、节约成本,减少费用支出
境内上市涉及到大量的审批程序和业务手续,流程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而境外上市可以“一步到位”,省去很多麻烦,从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都是企业难以忽视的。
4、寻求价值最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投资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加入“打新族”的队伍中来。新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关注度会更高,有利于公司树立品牌形象,进而提升公司的市值,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一、国内发行审批困难,周期长。
在国内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批程序漫长而严格。国内A股市场尚不够发达,有为数众多的国内企业想要A股上市,而A股发行的“额度”却是一个不小的限制。加之2004年4月开始实行的“保荐制度”,国内各大券商手中的“壳”大大缩减。很多国内企业想在国内发行股票,要排队等上好多年。在此漫长的等待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变化,甚至经营上会发生波动。因此,若期间等待太久,企业连想重新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也不行。审批制度的严格性可见一斑。
而且,目前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还不允许在境外注册的企业在国内A股发行和上市。因此,很多在中国香港BOP(内地企业在中国香港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或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注册的内地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A股市场的IPO,只能选择到中国香港或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去发行。
二、国内资本市场筹资能力不强,且发行价格不高。
由于目前中国大陆A股市场的尚不够发达和完善,筹资能力不高,同时由于目前中国大陆A股市场普遍存在着“高价圈钱”现象,A股的发行价一般较高。因此,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国内企业来说,若选择在国内A股发行,可能无法筹足所需资金;对于所有国内企业来说,若在国内发行,发行价可能较高,容易导致今后其二级市场价格走低,甚至破发。
同时,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在中国香港发行并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其在国内内地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输血”,而国内A股的发行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批时间漫长,这就容易影响企业的再发展。因此,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愿意放弃国内A股发行价格相对较低的优点,而到中国香港BOP来发行新股。2002年中国香港最大的10宗IPO中,在中国香港发行的内地企业占了其中80%,筹资132.51亿港元,占这10宗IPO筹资总额的48%,而在这8家在港发行并上市的内地企业中,在中国大陆注册的民营企业有6家,其中5家就是到中国香港筹资以促进国内内地母公司的业务发展。
三、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开放性。
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拥有十分国际化、开放性的制度,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其不仅有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的主板市场,也有为中、小型企业而设的创业板市场。而且其上市审批制度为注册制,只要企业能够达到上市目标,就可发行和上市,而发行和定价也几乎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再加上中国香港的中国血统及其紧邻中国大陆的地理优势,因此,中国大陆企业去中国香港发行和IPO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