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投资是什么意思?
“BAT”这个概念是百度在2013年提出来的,指的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三大巨头,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百度的意思是,以百度为例的互联网公司,如果市值达到500亿美元了,那么它就是“BAT”中的一员,而“BAT”总市值是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总市值的一半左右。 而现在,百度自己的市值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零头,所以被称为“三驾马车中的末位车”(虽然百度对自己被贬损很恼火)。
“BAT”的概念出来后,业界就普遍用这一概念来代指中国的互联网巨头。 “BAT”的竞争关系 在PC时代,“BAT”三者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 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三者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分化。因为搜索、社交和即时通讯是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时的三大基本需求,“BAT”的竞争也主要围绕这三类核心业务展开。
其中,百度侧重搜索,腾讯侧重即时通讯,双方都在努力扩大自己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阿里则侧重于电商,特别是淘宝网和天猫,利用其在购物场景中的垄断地位,不断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如果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BAT”的格局基本已经确定,即百度41%、阿里巴巴64%、腾讯84%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易观)。 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BAT”除了腾讯是全业务布局外,百度和阿里巴巴都不是完全基于用户需求去做产品的公司——百度做社交、阿里做支付,其实都是在面对腾讯的时候被迫做出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腾讯在互联网领域的突出优势,就是靠不断的“抄”其他公司的产品来得。如果腾讯不介入任何一个赛道,那么“BAT”很可能就是另一番格局了。 对于BAT来说,他们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更是生态系统的竞赛,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都离不开用户的移动终端,都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未来的“BAT”可能并不是三家之斗,而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