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率多少合适?
先放结论,对于普通人来说,长期持有年化8-10%的资产是相对合适的。 什么是合适呢?就是在你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你所持有的资产平均每年可以为你赚取1%的收益;如果你考虑了通胀,那么实际的收益率要低于这个值(具体数值取决于通胀率);反过来,如果连续多年亏损5%甚至更多,那就是不合适了。
为什么是普通人?因为如果本身就是富人或穷人,那赚钱与否对整体财富影响不大。对于富人来说,只要继续富下去就完了,所以投资策略是什么不重要;而穷人本来就穷,再怎么投资也很难实现逆袭,所以投资策略如何也没有关系了。
至于为什么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呢?因为从历史数据来看,任何超过10%的年化收益率都大概率与某个突发意外相关联,这种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风险也很大。 比如2009年美股的大涨,其中上半年就涨了32.7%,如果那时买入并持有至今,收益率接近100%;再比如2008年的中国石油H股,最低跌到了负值,如果在2008年1月4日最高点买入并持有到现在,收益也接近100%。但是这样的意外无法预测,也无法复制。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长期保持年化8-10%的收益其实已经不容易了。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合适”指的是整体资产配置的“合适”,而不是单独某一项资产配置的“合适”。对于普通投资者的配置建议是,资金量50万以下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不超过60%,剩余资金买国债、货币基金等保值;资金量50万以上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不超过70%,剩余资金买国债、货币型基金等保值。 为什么不全部配置股票和基金呢?因为任何一次暴跌,对于重仓股市或者债市的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2009年美股大涨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二次探底,如果在最高点没有逃顶,那么在第二次抄底就会损失惨重。同样,2015年的A股暴跌后,如果在底部没有补仓,那么之后的持续阴跌也会让你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