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分类有哪些内容?
先摆结论,从投资类型的角度,金融资产可以分为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和实物资产; 其中现金资产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存款等,在各类金融产品中流动性最好,风险低、收益也最低; 非现金资产又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外汇和其他金融衍生品,各自的风险和收益特点不同; 而实物资产则是企业用于生产所需的设备等物质财富,风险和收益均较高。 这里主要讨论前两种,因为第一种很容易理解,而第二种是现在主流的理财方式。
首先说为什么要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资产呢? 因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金流是最重要的一个财务指标,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现金资产作为流动性强、风险低同时收益也低的资产,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 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满足生活需求和传承财富是两码事,因此对这部分人来说,解决“留什么”的问题比解决“拿什么留”更重要。 对大部分人而言就是解决“拿啥留”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工资的性质,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也就是要设计好合适自己的理财方案。
那为什么又要划分成两个类型资产来分别讨论呢? 这是因为两类资产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能够承担的风险程度也就不同。 就拿投资股票来说,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买入并持有优质股票,那么这属于证券投资;而如果是在低位买涨,高位卖跌,试图不断积累差价来做波段交易,这就属于证券投机了。 前者追求的是绝对收益(无风险收益+风险溢价),后者追求的是相对收益(股收益率-无风险利率),两者的策略完全不一样,前者的策略更偏向价值投资,后者的策略更偏向于技术分析。 所以根据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就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资产配置方案。
当然,这种分类只是宏观上的划分,具体投资还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比如对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现金流,但又希望开始进行合理的理财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选择流动性好的货币基金或者短债基金进行配置。而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积蓄更多的朋友来说,可以开始逐步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比重,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或长线持有的方式来逐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