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同业投资指什么?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含糊,我试着回答一下,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楼上的哥们答得很专业,不过可能行业外的人很难理解。我来个通俗的解释吧——把一块肉放在高压锅里煮,本来需要一个小时,现在你想节约时间,就把锅子压在头上,用力摇,摇一个半小时。这样子虽然花费的时间少了,但是营养价值是不是也少了呢? 这就是通过做加法来提高收益率和资产规模的做法(把肉放进去一起煮);与之相对应的是做减法,就是把那块肉挑出来,单独蒸、炒或者炖,分别耗费不同的时间,最终结合成一道菜。
其实,银行间的资金交易大致就是这么回事,你把资金放给我,我付你利息,我们俩各得所需;或者说,你用资金来赚钱,我给你提供收益保证。前者是买入返售资产,后者是卖出回购资产,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金融工具,这里只是为了说明表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题主所说的“同业业务”实际上就是指的货币市场业务,因为企业(含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通常有三类:
1.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2.发行债券
3.上市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由于监管的要求,选择前两种模式要合乎规范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大多数会选择第三种,即通过上市的方式来融通资金。但对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来说,由于其主要是中介的角色,且客户所给予的资金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因此它们大多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方式,即从市场上直接吸收资金,来进行自己的业务运作。而对于那些不想或者不能到市场上直接购买资金的机构比如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房地产融资平台等等,则往往会选择第二种方式,也就是发债的模式来解决融资需求。
所以从这一层面上讲,能够直接进入市场购买资金的金融机构(即有资格直接认购合格投资者计划或证券化产品等融资工具)实际上是有加杠杆效果的,因为这相当于直接用少量资金换得了大量标的资产(债券等),标的基础溢价(利率+费用)就相当于它额外付出的成本,而这个成本一般来说是要高于上述三种模式的融资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