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真能回流吗?
先引用一句知乎上的评论 所谓的“中国制造2025”,其实就是要重新夺回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同时建立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这是国家层面的野心。 而“美利坚制造”的提出,看起来更像是特朗普和共和党人的一己之私。因为从目前的各种新闻和观点来看,他们更关心的不是美国制造业是不是真的能够复苏,而是担心制造业外流到别的国家,使美元和利益输送到别国。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虽然都是发展制造业,但是美国的思路和中国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本来嘛,国际贸易应该是各取所需、你情我愿的事。然而现在却出现了“非贸易壁垒”(政策等)和大国的“主动贸易保护主义”(就是美国这摊事儿了)。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美国强行推行“美利坚制造”,并且为此降低关税,那别的国家会怎么反应呢?是坐视不理还是也跟风提高关税?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个恶性循环就扯不清了……最后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 另外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垄断地位。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中美国厂商占有74%的市场份额,韩国三星、SK海力士和美国英特尔三大半导体存储器生产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高达84%,美国英特尔与韩国三星电子将争夺14.4亿美元欧盟补贴。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可以在半导体领域卡别人的脖子。如果有国家不服气但又没法跟美国直接翻脸,那么在半导体领域肯定要受制于美国。 至于有人提到的“中美贸易战”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了,可以说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但反之则不然。其次我们谈论的贸易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打压,而不是指美国对我国的加征关税。
事实上我国在对美贸易中处于劣势,这是因为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而美国和欧洲主要依靠进口原材料和能源。所以从美国施压中国企业,限制对中国企业技术转让和销售;欧洲逼迫美国政客参观工厂,要求取消关税,增加中欧货物买卖来看。未来的趋势是发达国家不再通过直接打击中资企业(威胁产业链安全),转而通过间接方式(如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