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是贸易赤字?
因为美国的消费高于生产呀,美国的生产只能满足国内3亿人左右的需求,但是有大约5.6亿人的需求是靠进口来满足的,所以贸易自然是赤字。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美国人傻,不会节约浪费吗?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美国人把生产的多余产品出口赚来的美元又拿去进口了,如果美国人不愿意花钱买进口商品,那贸易赤字就消失了(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或者反过来,美国人愿意拿出自己辛苦工作的血汗钱买进口的奢侈消费品,即使这些消费占GDP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使贸易赤字依旧存在(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无限持续的)…… 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和它的盟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相互交换各自充足对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美国生产力比欧盟高很多,但是欧盟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几倍。这样,虽然美国总财富远远大于欧盟,但仍然是欧盟的财富水平满足了美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美国人的勤劳创造了更多生产值。同样,中国人虽然劳动生产力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但是通过进出口,用低于美国人的劳动力成本,满足美国人对日用品和工业品的需求。而为了换取中国商品,美国人不得不花巨资购买中国的股票和债券(这是当前最主要的形式)。
当然,如果中国继续高速发展和开放,中美贸易平衡点就会慢慢移向有利于美国那一边,现在的贸易逆差很快就会成为顺差。同时,欧洲的贸易平衡点也会慢慢向中国这边漂移。不过这一过程是需要时间而且是互有得失的,也不是完全可控的。比如最近中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实际上就是希望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促进外贸顺差的产生——因为进口车关税提高后,中国消费者最终为每辆进口车多付了数万元的费用,这笔支出本来是美国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车时可以节省下来的,现在却变成了中国政府增加的收入。
所以嘛,说来说去还是要鼓励自主创新啦、开源节流啦、勤俭节约啦……其实这也是扯淡。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贸易逆差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也不见得就有那么糟糕 ——只要别差得太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