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算借壳么?

巫晓珊巫晓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资本市场,借壳常常指的就是一家公司通过把本公司的资产注入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壳中,而达到上市公司的目的。公司通过借壳,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然后对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而借壳的操作,常常会用到资产收购、换股合并、资产置换、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等方法。

不过,借壳常常会遇到非常麻烦的审批程序,审批时间也非常长,一旦操作不当,就很容易遭受打击,很多人的计划就此打水漂。

而这次,随着证监会的一则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令很多想要借壳的人看到了新的办法。在这次修订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借壳上市的配套融资。

这意味着,对于壳资源的需求,会下降一个台阶,很多中小创业板和主板,都会受到打压。而那些想要借壳的人,也有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协议收购,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然后注入其他资产,但不对其进行配套融资。

所以,很多人会把现在这种新的借壳方式,叫做类借壳。比如说最近被温氏股份注资的中航资本,就被很多人称为是类借壳。那么到底中航资本是不是类借壳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类借壳。

什么是类借壳?

类借壳,是从借壳而来。而何为借壳?其实这个规定,在规定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很多理解,都是源于一些实际的操作和定义。比如说以前的借壳,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原则:

资产置入符合ipo标准

置入资产超过100%

其实以上所说,并不是证监会的标准,而是通常从以往的处罚中总结出的标准。不过,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来看看ipo标准。

ipo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拟上市公司有稳定的主营业务,有稳定的管理层和股东架构。而实际操作中,为了满足以上的条件,很多在借壳前,拟上市公司都已经实际运营了几年时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借壳其实和ipo差不多。

而为了满足第二个标准,很多实际操作都在200%以上。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让拟上市公司有足够的控制权,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随着证监会的修改,对于借壳的规定,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对于借壳的规定变成了:

达到重大资产重组

自控制权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年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 100% 以上

其实,从这个规定看,第一项很容易达到,比如说以前的规定实际操作一般是100%以上,那么只要低于100%,而达到50%,也就是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那么第一项就很容易达到。

第二项更是低于以前的要求,以前是100%,但现在只需要超过前一年资产总额就ok了。当然了,现在的借壳规定是“不可变更承诺期36个月”等其他条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