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账面价值指什么?
账面价值又称净值或折余价值,是指资产于某特定日的账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后的金额。换句话说,某特定日的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按照规定提取的准备和已经消耗的数额的部分。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配比过程产生的,那么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能大致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情况,而要准确的反映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就要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调整的项目之一就是资产的账面价值问题。 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产物,它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交易确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使资产价格不断变化,市场变得极不稳定、难以预测,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使财务报告更加公允的体现企业的资产质量,就要对历史成本计价的项目进行调整。
资产的市场价值是随交易条件而定的。例如: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买方和卖方都是在强制性或非自愿性的情况下进行交易,那么售价就会很低,但是这种价格不能进行比较,不能说明企业的财务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