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贷款有何风险?
一、政策风险
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将对汽车贷款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中央银行调整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利率政策等有可能影响贷款行的资金状况、利息收入数额等。国家关于汽车产业的政策和法规、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汽车进出口政策、汽车安全环保标准等方面也有可能影响汽车行业发展,使汽车经销商经营困难,从而导致经销商所担保的购车者逃避汽车贷款债务。
二、信用风险
由于借款人品行不端给贷款行带来的风险。例如借款人的收入情况和申请贷款时的情况相比发生较大变化,已不具备及时还款的能力,但未及时告知贷款行,仍继续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导致无能力还款。再如借款人把从贷款行取得的贷款挪用他用,如用于炒股、做买卖等高风险项目。还有借款人恶意骗贷,甚至转移、变卖已抵押车辆等均会给贷款行带来风险。
三、车辆贬值风险
汽车在使用中存在固有的使用年限和折旧率,本身价值在不断地降低,如一些技术含量低、信誉度低的车型,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大幅度贬值,出现此情况,车辆发生事故后,即使得到赔偿金,汽车也很难实现原值转让。在车辆的实际保管使用中,如出现老化、交通事故,其价值损耗增加,直接影响了车辆的变现能力,从而使汽车的担保能力降低,增加了汽车贷款风险的隐患。
四、操作风险
1、贷款调查风险。由于客户经理工作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在与客户初次接触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或者调查不全面,仅凭客户的申请表和提供资料,就轻率认定其收入等基本情况,甚至为追求业务量而忽视调查、审核的真实性,为以后的贷款埋下隐患。
2、资料审核风险。在汽车贷款资料审核中,存在借款人资料与实际不符、购车发票与车辆合格证资料要素不一致、购车合同虚假,借款人签名与身份证件不符等情况。
3、合同签订风险。客户经理在合同签订中存在代客户在空白借款合同上签字、在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时客户未到场、在客户未使用完借款合同就遗失、合同要素填写混乱等情况,给贷款行带来操作风险隐患。
4、抵押登记风险。由于管理混乱,经办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机动车抵押登记手续流于形式。“以户在车不在,有户无车”的方式申请办理抵押,给贷款行带来风险隐患。
5、车辆保险风险。存在借款客户未办理车辆保险、在他人保险公司办理车辆保险,而汽车金融公司要求借款人必须在本指定的合作保险公司进行车辆保险等情况,给汽车金融公司造成很大压力。另外,由于借款人未在金融公司所指定的保险公司进行车辆保险而被保险公司拒赔等,都给贷款行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