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红是怎么计算的?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一般采用现金分红或股票分红两种分红方式,其中现金分红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之一。 1、现金红利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分配股利。
对于股民而言,现金红的发放有两种方式:除息日和除权日。所谓除息日是现金红利的发放日;而除权日则是除息日之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计算股价的调整期。 例如:某公司的股权登记日为2007年5月30日,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为0.2元,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持有100股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分到20元现金,如果6月4日该公司的除息日为2007年6月4日,那么除息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也就是6月5日的开盘价就调整为扣除每股0.2元的现金股利后的价格。因此,在除息日之前买入该股的股民,一定要记得要在除息日前卖出或者过户,否则就会损失那20元现金了。
由于公司派发的现金红利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在除去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实际到达我们账户上的钱往往只有16元。比如上面的例子中,除了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实际所得为16×90%=14.4(元)。 2、送转是上市公司在给股东分发现金股利之外所采取的另外的分红方式。所谓的“送”就是上市公司每年以资本公积金向股东赠送股份的方式,将上市公司盈余转化为股东的投资,送股时股数的增加是以股东权益中的股本与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之差额来计算的。 例如:某公司有总股本2亿股,流通股本8千万股,每股净资产值为4.2元人民币,则它就可以将其资本公积金中的2亿元人民币全部转为股本,每10股送10股,这样一来,它的总股数就会变成4亿元/4.2元人民币=9565.217391万股,变成流通股数为8千万元*2倍=1.6亿人民币股。 但是这并不意味公司的资产增加了两倍,因为其中的2亿人民币资本公积金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股东的股本而已。同样道理,公司在盈利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利润分配的办法给股东派发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