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股票除权日?
1、除权(息)日的确定 当上市公司出现分红送股和分配现金股利时,除权(息)日的确定规则如下: ①对于除息日(股权登记日的下一个交易日)后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如果上市公司不进行派现,则其持股成本不会发生变动;如果上市公司进行派现,除权后的股价将低于除权前的股价,但每股净资产未发生变动,因此,持股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并未发生变化。
②对于除权(息)日当天卖出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上市公司若进行派现操作,则当天卖出的股票金额将会减少一部分,因为这部分资金已经被划转给领取红利的股民了。
③由于A股的涨跌停限制为10%,B股为5%,因此除权(息)日前一天的收盘价往往被人为拉至很高或很低的位置。
2、除权(息)日的交易规则 从除权(息)日的第二个交易日开始,上市公司的股价将进入一个新的价位区间。当上市公司进行分红送转之后,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持股价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除权(息)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会大幅低开。
为了减小这种因股价大幅下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的影响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规定在除权(息)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市之前,证券交易所在公布有关除权公告的同时,还要发布一个被称为“除权参考价格”的价格计算公式及除权日开盘参考价。 除权(息)基准日的计算方式: 除权(息)基准日是指计算股票除权(息)价的起点日期,一般在关于配股的公告中都有说明。除权 (息)基准日和除权(息)日期有所不同。例如某只股票进行一年一次的分红方案是10派1.8元,股权登记日为X月X日,除权 (息)基准日为Y年Z月D日,配股起始日为M年N月O日,那么除权 (息)日是X月X+1日。另外配股缴款截止日为M年N月O日,配股上市日期为M年N月P日。
3、除权(息)价的计算方法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除权(息)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前复权法、后复权法和绝对价格法,具体介绍如下: (1)前复权方法 前复权方法又分为两种情况,分别为向上复权及向下复权。采用向前复权方法算出来的价格反映的是股票没有除权之前的市场价格水平。
以上海机场为例来说明它的前复权过程。假设上海机场在除权的前一天即2007-04-26收盘价为100.00元/股,分红方案为10送5转增10派4.20元(含税)(股息率:0.42%),除权日为2007-05-09。
第一步:根据10送5转增10的结果求得除权前一日收盘的除权基准价=(100×15÷11)÷10=13.63元; 第二步:根据10派4.2元的结果求得2007年5月9日股价的除息基准价=[10×(1-0.42%)+1]×13.63÷10+4.2=14.40元 第三步:用除权基准价去替代除权前一日收盘价即为向上复权价格: 上海机场:[10×(1-0.00%)+1]×13.63+4.2=14.95元; 第四步:根据上述第三步所得的向上复权价格的公式求出除权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量: 14.95×1363×100=19746500元; 第五步:把第四步得来的成交量加到除权前一交易日成交量中去即可完成向前复权的过程, 19746500+17900000=37646500。 上证指数在复权处理时的算法也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处理的。 (2)向后复权方法 与前复权不同的是向后复权所采用的公式是:股价=除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每股税后收益÷每股发放股利)。
以上证指数为例来进行演示。以2007年6月4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087.47点为基数来计算,上证指数向前复权的基点为12.78点。 以深成指为例: 基点值为:2528.99-5.52-3.85=2520.62 在往前推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点是每年年末深发展都实施10转赠4股的方案使得基值在不断扩大,而其他公司均实行10转赠3股或者不分红的情况,所以在向前复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公司在分红或转增过程中对基点数的影响。第二点在向前推演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点的选择,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比如深发展的每股公积金从2008年初开始不断下滑,而2007年的上半年其每股公积金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如果选择在2008年以后的时间点对深发展进行调整,就会导致错误判断。
第三点:在前复权和向后复权的处理过程中一般不考虑新股的情况,但是对于已经退市的股票的处理要另作研究。
第四点:在进行前后复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对股价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绝对价格法 相对于前两中计算方式来讲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它只是单纯的把除权基准日股价与除权前的收盘价做减法而已。上交所公布的除权参考价计算办法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以上就是目前市场常用的几种除权(息)价格的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当中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