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跌几浪?

宓泓宇宓泓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太大,我尝试着用大白话来解答一下: 先放结论,一般情况下股价下跌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暴跌、急跌、缓跌、盘跌和浅底反弹。其中前四个阶段分别由五个结构相似的浪型组成,而最后一个浅底反弹则有诸多不确定性。如下图所示: 以A股历史上较为深重的“黑色星期一”为例,当日上证综指大幅低开,随后全天在低位运行并出现尾盘加速下滑的走势。这种开盘快速下跌的行情一般被称为“暴跌”(黄色框);随后的震荡下探,可认为是前期恐慌性抛售后的修复性调整(绿色框);而在绿色框结束后再次出现的快速下探,可认为是第二波恐慌性抛售(红色框);至于最后一个小阶段(蓝色框)则属于弱势盘整。从图中不难发现,在这一次5个阶段的下跌中,各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明显,往往有重合之处。

再放一个例子,2011年的“6·27”回调。当日大盘平开,随后盘中一度上冲,但很快又翻绿,并在尾盘进一步下探,收盘跌逾百点。同样是在当天,沪深两市有超过6成个股跌停。对于这一次回落,多数个股的跌势要明显大于指数,因此可以将这次下跌定义为“普跌”(注意不是“普涨”)。当然,如果仅仅根据两次下跌的次数将此次回调定义为一个“五浪下跌”似乎也有些欠妥当。毕竟这里每一次下跌都有不同的导火索(包括利空传闻和不合理的监管措施等),而且各次下跌的幅度也有明显差异,前者如“黑色星期一”中的第二和第四阶段,虽然都是快速下挫,但是后者的跌幅远远超过了前一阶段。而后者如本文所附图中蓝框所示,虽然也出现过一次百点的下跌,但是却无法确定是否是持续性的恐慌释放。考虑到当时的市场情绪,很难判断在蓝框之后是否还会出现另一波快速的下挫。此时采用“五浪说”显然是有瑕疵的。

采用“波浪理论”来分析股价的运行趋势的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且也很难找到确切的分浪工具。这也许就是“波浪理论”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吧!

訾皓嘉訾皓嘉优质答主

其实股市的大跌,很多时候就是由某几个关键事件引发的,并且这些事件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比如说像2015年的股灾就是因为很多股民都在跟风去抄中石油的底,导致大量资金流入到中石油这个已经跌倒了负值的股票中去了,然后导致了A股市场的泡沫迅速的扩大化,从而引发了一场暴跌,那次的下跌可以说是历史以来最恐怖的一次了,直接暴跌了一千多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