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目的是什么?
从个人角度来说,最开始投入少量资金进行炒股的目的在于探索资产增值的新渠道(因为当时还没有买房投资的概念);之后逐渐加仓,目的则变为希望财富快速实现累积。但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后者的愿望显然难以达成。现在我的目标已经调整为减少损失、保住本金,等待时机,择机再进场。 从群体角度来看,股市其实是一个“零和游戏”,一部分人的盈利恰恰来自于另一部分人的亏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零和游戏”中竟然还会产生巨额的赔付。根据美国著名金融学家罗伯特·希勒所著《非线性成长》中的统计数据,自1926年至2004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年都要向投资者支付超过8%的股利,有23年股利的收益率高达两位数以上。这些收益到底去了哪里呢?原来,在美国投资者购买股票时一般需要缴纳7%~14%的收益税,而一旦股价上涨,他们的资本利得也需缴纳相应比例的所得税。投资者事实上是将其应得的收益贡献给了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平分配。 除了税收之外,市场本身也会提供正向的回报。以标普500指数为例,其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06%,高于同期美国国债利率(4.25%),尽管后者被视为无风险收益。投资者也需要为获取这些信息付出成本,比如购买指数基金或是主动管理基金所需的管理费与托管费。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虽然股票市场总体看上去是一个“零和游戏”,但其中仍然包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人们会不断地涌入这座“疯狂的金矿”并从中获取收益。就像乔治·马丁所说:“金钱不会让你快乐,但你不可阻挡地渴望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