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集团何刚强?

嵇天赐嵇天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刚强,1953年生于江苏南通,1978年北京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毕业。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地质矿产行业资深专家。他领导开发的南太湖西塞山铁矿和云南文山钢铁项目,使当时的上海钢产量跃升至世界钢铁大都市之列;他主持完成的“超大型矿床深度部剖面综合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负责的上海梅山钢铁公司“选铁试验研究和工业化”项目,被冶金工业部评为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这位身材瘦小、头发稀少、性格内敛的企业家,用30多年的光阴,把一个亏损2.6亿、负债近20亿的国有中型企业打造成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利税超过50亿元的华东地区特大型企业,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巨变。他以一名普通党员的忠诚,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1986年下半年,刚调来梅山的何刚强到任没多久就遇上厂里经营效益最好的一年。当时国内钢材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涨。在这一年,他们生产了230万吨生铁,实现利润超过2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国外钢铁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加上我国钢铁行业高速扩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从1993年开始,一直负增长的梅钢,年年亏损,到1996年,累计负债已达20多亿元。

面对重重困境,身为党委书记兼厂长,何刚强没有选择放弃,也没有选择退缩。他带领全体职工,发扬敢想敢干的拼搏精神,掀起一轮轮技术革新和产业改造的热潮,想方设法挖潜增效。当时厂里的烧结机是苏联时代的旧设备,产能低、效率差,怎么办?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技术改造,不但提高了产量,还创造了同类型烧结机的世界纪录——每年可减少铁合金消耗量600吨以上,相当于节约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

为了降本增效,他们还自主进行了转炉节能降耗改造,提高废钢比,增加钢产量;开展连铸工艺试验,成功轧制出优质钢板;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打造绿色钢厂等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让企业脱胎换骨,重新焕发了活力。到2000年的时候,企业已摆脱多年亏损的现状,开始年均盈利近2亿元。

融馨诚融馨诚优质答主

我有个朋友,当年在上海交大读研期间,跟这位学长是同宿舍的室友,两人关系很不错。 后来毕业后去了苏州一家研究院工作,正好在苏州工业园区内,也是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 因为当时他所在的公司是在园区注册的外资企业,因此他是以外国人的身份进入工作的。 但是因为公司是研究院性质,所以他并没有办理就业证之类的证件,而且也从未缴纳社保、公积金等。

这样就在2017年4月左右出现了纠纷,被投诉到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就是原“劳动保障”部)。 他本人就委托了我们事务所为他处理此事,我们根据他的情形写了份申诉书并递交给了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最终获得了支持,没有影响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