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那么高?

封佳慧封佳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名言,“价格是什么?是价值的量度”,这句话出自《国富论》,亚当斯密虽然生活在18世纪,但是他的这句名言放到今天仍然不过时 ,接下来我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以食物为例):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食物,所谓食物是需要通过人类劳动才能创造出来,比如农民种植水稻,化肥、农药、灌溉等人力物力投入之后,才产出粮食,而屠宰场杀掉一头牛,做成牛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种一棵水稻需要10个劳动时间,而宰杀一头牛需要2小时,那么这头牛的蛋白质(瘦肉)价值就大约等于10棵水稻的价值,当人们以高于10棵水稻的价格购买这头牛的时候,其实质是支付了这头牛自身的价值和人类劳动的成本(我们通常把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价值称之为“自然价值”,把由于人类的劳动而导致商品价值的增加称为“附加价值”) 回到主题,当前我国CPI处于高位,很多人抱怨物价上涨太快了!的确,近一年以来 CPI 一路走高,由年初的2% 上升至目前的3.5%,很多日常用品价格呈翻倍式增长,以猪肉为例,今年初猪肉价格还在每公斤30元左右,而如今已经涨到了每公斤60多元,价格上涨了一倍多;食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导致了CPI 的快速上涨,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食品的价格为什么突然会大幅度上涨呢? 这就要从今年的疫情说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各国纷纷封锁边境,停止贸易往来,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率先复工复产,保证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但中国的企业复工复产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石油为例,今年跌幅将近40%,但随着中国企业的复产复工,石油价格大幅反弹,另外,铜铁锌等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较大涨幅,这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最后体现在产品价格上 除了输入性通胀之外,也有疫情期间消费降级和货币超发的因素,众所周知,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出台多项激励政策刺激消费,同时,居民收入也受到疫情的影响,相比往年,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所减少,消费能力因此大打折扣,而作为生活的基本必须品,食品价格受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小,消费者不得不为食品付出更高的代价;

我国的货币政策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应对突发的疫情,中国人民银行数次降准降息,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降低资金的利用成本,而资金作为生产和流通的主导要素,其成本的下降最终会导致物品成本的下降,所以我们看到了疫情期间,医疗用品大幅涨价以及现在仍在飞涨的油价和铜价。宽松的资金环境必然会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低利率环境会刺激投资和消费,二者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投资和消费毕竟不是生活中必需的,而食品却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现金流动性泛滥,而人们又被迫把钱花出去,于是物价就上涨了

鱼琳璟鱼琳璟优质答主

对于中国人而言,物价似乎是在越涨越高,可是据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物价相对其他国家仍然是低于国家水平的。如果从世界平均物价角度上看,目前在中国只需花费世界平均物价62%的钱即可满足日常开支。在被调查的125个国家中排名第95位。

从具体数据上看,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生活所需商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城市相比,也还处于平均水平以下。比如在上海买一条牛仔裤大概382元人民币,只相当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85%,在北京、上海喝一杯可口可乐的价格只有世界其他大城市平均水平的53%,在北京、上海喝一杯咖啡的价格也只有世界其他大城市平均水平的71%。

当然,也有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在北京、上海买一套西装则为世界其他大城市平均水平的106%,在北京、上海购买一部智能手机则为世界其他大城市平均水平的129%。

虽然一些城市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但是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较,北京、广州、上海的物价还是相偏低一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