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实力如何?
冉维最佳答案
中国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很多前沿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也没有得到改善。 比如芯片行业,我们设计了很多先进工艺的芯片,但是制造高端芯片需要的EUV光刻机,目前还是被垄断的。美国把ARM的顶级IP授权给咱们,想卡咱们的脖子,但是咱们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硬是用ARM的IP,用13.5nm EUV光刻实现了国内02专项对极紫外光刻关键技术的突破。当然,量产需要时间,而且现在的产品不可能直接应用于5G基站或者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但从技术上我们已经实现了突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也是对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极大肯定!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导航到月球探测,从超级计算机到量子通信,从5G研发到华为海思……在建设科技的自立自强上,中国人民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与信心! 但我认为中国科学家的水平还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评价体系的问题。现在国内所有科研评价机制都是基于论文,而论文的评价标准又主要是看引用量。于是大家为了发paper,就疯狂写paper;为了追求引用量,就去研究别人关注少的题目(因为好发文)。至于能不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有价值,并不重要。因为能够卡脖子,说明已经引起了关注,引用量自然不会低。这种扭曲的评价体系下导致的学术投机取巧的行为,会让真正有创新的科学家受委屈,同时让国外那些搞垃圾文章的骗子有了可乘之机(例如某中科大知名美女教授)。
国内科研资金监管困难也是导致科研腐败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中国需要建立一套更完善更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制机制,否则,人才会持续流失,优势学科会被荒废,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会受到打击。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原子弹、氢弹、导弹和卫星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在国防科技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自己的独立核威慑力量的国家之一。此后,国防科技工作者又以这些成就为基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进,使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不断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军事科技的先进水平。目前,我国运载火箭形成12个系列115种型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轨卫星已达23颗,2020年前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并具备与GPS相当的精度和可靠性。国产预警机已经装备部队,其雷达采用了世界一流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歼—20隐形战斗机和直—20武装直升机已经试飞。2012年9月完成首次出海试验的辽宁舰是中国人民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一系列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方面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战略威慑能力,提高了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实力。
信息技术领域捷报频传。继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后,此后“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换代,2004年12月银河—15安装成功并投入使用。我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过百万亿次的计算机“曙光5000A”,2008年8月正式亮相奥运会赛场。2009年10月,中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并实际拥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10年11月在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公布的新一期全球500强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天河一号”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6月,世界最大规模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研制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万亿次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系统“百度环”并投入运行。目前,“百度环”系统已经成功运行于百度大规模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其计算性能是“天河一号A”的2倍,单位功耗性能的指标是“天河一号A”的7倍左右。天文学界大容量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的“中国天眼”,也于2013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启用,在搜寻和监测射电源等方面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国产芯片技术日趋成熟。2002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龙芯1号”问世。此后,“龙芯”不断升级。“龙芯”3号在2009年研制成功以后,“龙芯”CPU的性能与国外CPU技术差距已缩短到十年之内。2006年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了国家863项目中的“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研制(常被称为‘安可’项目)”,2008年项目通过立项评审正式投入研发,其代号为“龙芯3B”。国产CPU进入多核、多线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