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超越日本?
中国的崛起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也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但是我相信,只要不脱离群众,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而一旦脱离了群众,问题就会激化,就有可能像日本那样发生战争或暴力革命来寻求出路。
因此我的观点是中国会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逐渐强大并超越日本,并在未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这里强调一下,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必须承认它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并且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的)。
首先,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不同。现在日本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人民的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经济继续增长、如何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几亿人民生活困难,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标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日本已经没有多少追赶我们的机会了。
其次,中日两个民族的性格有很大的区别。日本人能够安心于本职工作,能够安享晚年,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运作是严格按照等级制度运行的,每个等级的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不得逾越(这恰恰也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创新力不足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中国是崇尚自由的,中国人也有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是无法照搬日本的模式的。
最后,日本作为一个岛屿资源匮乏,能走的工业化道路其实非常有限,而中国地大物博,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和资源优势,完全可以另辟蹊径走一条不同于日本的工业化道路。
2010年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表现最突出的国家之一。1950年日本经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败之后开始复苏。1955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为1130亿美元左右,在世界的排位在英国和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1956年到1973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8倍。
1967年日本超过西德,GDP由1955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到2008年日本GDP为5.14万亿美元,人均44620美元,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模式被称为日本模式,日本也成为西方七国集团中最小的发达国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总量中人均水平较低。1952年中国GDP总量只有1199亿元人民币,1978年改革开放的前一年为3645亿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9.6%,是世界经济增长平均速度的3倍。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585亿元,2008年增长到319262亿元,是2000年的3倍多,由GDP的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这是中国经济总量的历史性突破。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不仅人口规模大,而且经济规模同样很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到前列。
尽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然较低,2008年人均GDP只有3413美元,在世界193个国家中排位在100名之后。此外,应该看到,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劣,单位GDP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大;工业产值比重过高并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服务业和现代产业比重低;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度高。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大事件,它将给全球经济和中国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