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有人操控吗?
首先,中国实行的是注册制改革而不是全流通改革,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股市仍然是一个弱式的市场。 什么是弱式市场呢?就是信息不对称十分严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优质公司无法在A股顺利上市或者优质公司在A股经常出现股价被低估的现象。 什么是全流通呢?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证券可以像商品一样自由转让,流通并且交易。
在中国目前的信息和制度环境下,实施全流通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会使得劣质股东由于难以通过证券市场退出门来制约其行为,从而使得劣质企业能够继续留在上市公司的行列中并且能够通过再融资等工具进一步融资,最后受伤害的还是投资者。 所以从理论上说,不管是资金量有多大,只要能够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就可以把这种控制通过再融资的方式扩大很多倍,对于整个市场的危害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理论上的可能性和现实中的损害程度就认定中国在A股有操纵行为的话,显然是无厘头的。
因为要使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真正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具备足够大的资金量;另一个是拥有足够多的筹码(也就是能控制足够的股份)。这两个条件其实代表的就是能够影响价格的行为能力,同时也即所谓的“做庄”了。 中国目前的法律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同时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虽然信息披露不完全、不及时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已经披露的信息质量是有保证的。所以单纯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取交易收益已经越来越难。
其次,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技术监控手段。对于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也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消灭。当然,这个监督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随着市场和投资者的成熟而不断完善。
最后,我们也不能否认可能存在某些不可知的因素影响了价格的走势。比如说政治因素(当然这个应该属于突发事件,不能算是常态)或者是偶然发生的消息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价格的走势基本上还是反映了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