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
从全球历史看,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战乱时期(通常是大内战),比如拉丁美洲的各国,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从从中低收入到高收入(或富裕),往往是经过了一个或几个较长时间的和平时期(或者称繁荣期),比如亚洲的四小龙、四小虎以及如今的金砖国家。当然也有例外,但毕竟是少数(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穷国转移财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或富裕)迈进的阶段。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869美元,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345美元)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6374美元)。但是,如果考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话,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是低于人均GDP数据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5年中国居民实际收入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而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的水平。
未来我国要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继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也是目前经济学界的共识——也就是说,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二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国民福利,这包括再次分配和初次分配两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特征就是“中高速”和“优结构”——即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经济结构向着中高端水平迈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宏观调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