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民有多可悲?
做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证券立法《证券法》于1998年12月2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在经历了6年的酝酿和5次审议之后,这部关乎几亿股民利益和市场的法律终于揭开面纱,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虽然这部法律诞生的时间已经接近30个年头,但是其中很多的规定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关于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的认定,以及对于发行人信息披露的义务和责任,都为之后的监管提供了依据。而关于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的职责划分也奠定了此后多年市场发展的基础。 然而,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股市在建设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广大投资者的热情。至今我们仍在为建立规范的市场而努力。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在努力寻找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应该学会保护和善待自己的钱袋子。 在我看来保护投资者的财产和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安全是每一个参与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应该具备以下的意识:
第一,风险自担意识。投资者买卖股票是一种自主决策行为,这种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必然承受相应的风险,因此投资者首先要有风险自担的意识准备。这个心理准备也很重要,不然在投资的整个过程容易患得患失,影响判断。
第二,理性投资意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谚语表达了多元投资和分散风险的理念,这也正是理性投资意识的体现。所以投资者应当优化资产配置,合理控制仓位,切忌满仓和重仓操作。
第三,法制意识。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做到依法办事,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宜。
第四,责任意识。投资者既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也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守护者。我们在享受证券市场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应尽的职责。比如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不进行非法的交易和行为;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等。这都是作为投资者应当履行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