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年铁矿石?
1、进口量上升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7.6亿吨,同比增长39%;2015年1-8月份,我国共进口了5.67亿吨铁矿砂及其精矿,同比增幅高达58.7%。 另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铁矿石进口累计达到5.67亿吨,同比增长58.7%,其中自巴西进口量增长85.1%,自澳大利亚进口量增长了49.6%。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的进出口数据来看,7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174万吨,环比增长1%,同比减少6.9%。1-7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4.77亿吨,同比增加41%。 中钢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前期铁原料进口增幅较大,加之国内钢材市场低迷,钢厂亏损面加大,部分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预计后期铁原料进口增速可能放缓。
2、定价机制遭遇瓶颈 目前铁矿石价格形成体系主要包括现货交易、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三个层次。其中现货交易是基础,期货市场起调节作用,衍生品市场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但目前来看,我国铁矿石贸易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渠道单一,定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在贸易过程中易受制于人。
目前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都建立了完善的铁矿石金融创新体系,而我国在铁矿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方面探索时间较短,产品较为单一,尚未能形成有效管控风险的工具,难以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
3、寻求对外合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层面已启动应对措施,包括扩大海外矿产资源储备、启动中俄核能能源项目及南美铜矿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等工作。
同时,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用矿结构,增加废钢使用比例,以及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等方式来降低铁矿石的消耗量,但效果有限。
也有专家建议,应当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开采,通过投资矿山和构建供应链方式,实现铁矿石供应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