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操纵股价?
1,通过内部人(大股东、高管等)大量买入的方式来推高股价比如某上市公司大股东想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全部卖掉套现,但市场总规模就那么多,一旦大规模抛售,必然造成股价下跌。此时大股东完全可以采用低位成交的方式,即不断地用小单进行回购,每次几百股或者几千股,这样就不会引起市场注意了。如此反复操作,股价就会逐步上升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用动用了公司资金,只是利用了市场波动和证券交易机制来达到目的;缺点是比较缓慢,若行情向好可能效果还会更快一些。 类似的,在A股市场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某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15年1月份,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竞价方式增持了6万多股,成交价格区间为7.49-8.37元/股。而在之前的一个月,也就是2014年的12月份,该股东还减持了532万股,套现约4亿元。也就是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该股东就完成了“先增后减”的操作,盈利了近4个亿。这种手法其实相当隐蔽,如果不是事先得知信息,基本上很难发现。
2,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公司利好从而激发市场人气,推动股价上涨。这里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若前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建仓,则可以配合消息面共同作用,引导更多的散户入场,捡起被低估的筹码。
(2)、若前期没有进行建仓,则可以先布局炒作概念,再结合消息面的刺激共同推动股价上扬。当然这种方法相对比较激进,对时机的把握要求较高,否则容易折戟。
3,通过发布利空消息或是抛出巨量买单方式进行打压,达到降低持仓成本,收集更多筹码的目的。这也是最卑鄙下作的一种方式,然而往往很有效。
在沪深股市,每年的年报披露期一般都是市场的一个多事之秋,一些ST个股因年度会计报告中出现了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等指标达不到交易标准而被交易所警告。预警制是证券交易所防止个股投机风险的常用手段之一,被ST或*ST的个股一般都会被市场抛售,股价出现大幅下跌。然而我们发现有的个股在被停牌后股价却在继续上涨,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实际上这就是幕后庄家操纵的结果。
个股股价的走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公司基本面的影响无疑是最关键的,因此投资者在选股时总要对股票的基本面进行仔细研读,庄家也深知此理,因此庄家在挑选了合适的个股进行炒作之后,总是会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改善该股的基本面状况,在此基础上来推动该股的股价上涨。如果个股的年度基本面指标比较差时,庄家就会采用各种操纵利润的手段来达到继续交易的标准。一般来讲,庄家操纵个股年报的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变更公司名称。公司名称既包含着企业的文化气质又反映着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名称的不同通常会为股价带来差异。庄家为了推动股价上升,会选择有较大题材和概念的名称来代替原名称,达到提升市场人气的目的,从而推动股价的大幅上涨。
二是变更会计估计。所谓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财务会计报告中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要素采用科学的方法所作出的估计。如“坏账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企业在该年度会计报告中多提坏账和其它费用计提,其当年的利润就可能变为负值,从而达不到继续上市交易的标准,公司就会被暂停办理上市交易的事务,对股价的下跌是很不利的。
三是转让无形资产、出售不动产,增加投资收益。通常来讲,庄家为了抬高个股股价而改善其基本面的会计指标,在所采取的手法上一般会将企业原在某地区的资产整体转让或处置后投资于一些有较大概念的地区,并在会计核算体系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企业当年的利润变为正值,从而达到继续上市交易的指标,并诱使股价上升。事实上,庄家的这种做法不仅抬高了个股股价,而且其本身的持有成本也会大幅减少,获得的利润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