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企业前景如何?
未来五年,国内农药行业整体产能增长有限,但高端产品产能仍有扩大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出台政策严格农药管控,“减量增效”成为未来农药行业发展趋势。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2017年我国化肥使用量4998.6万吨(折纯),较2013年减少1217.6万吨(折纯);农药使用量528万吨,较2013年减少119万吨。尽管近几年相关部门积极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但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对农药需求仍有增无减。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农药行业整体产能增长有限。
目前,在国内农药登记市场上,进口农药登记申请占比维持在7成左右,国产农药登记申请仅占约3成。不过,随着国内农药行业整合进程加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具有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率,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中小企业则将被淘汰出局。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农药市场将形成以优质企业为主导的局面。具备先进生产工艺的农药企业在未来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大部分农药生产企业仍处于分散经营的低端生产阶段,研发能力低下,生产的农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环保问题也让这部分企业如履薄冰。而具备先进工艺设备及强大技术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则能稳步发展,甚至有机会抢占国际市场。以农药品种草甘膦为例,目前国内仅有两家企业的生产线达到了发达国家许可标准,有望进军国际市场,而这两家企业都是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上市企业。对于具有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杀害虫、除草的有毒物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是中国保证粮食增产和经济作物发展的重要措施,合理利用农药并改进施药技术与方法,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农药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将逐步改善,产品将不断升级换代,产品质量将不断提高,在保证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的需要的同时逐步发展成为农药出口大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与消费国。近年来,中国农药行业持续保持快速、稳步发展态势。2013年,是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药工业以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为主题,大力开展环保、安全治理,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技术升级和制剂化、精细化、绿色化、品牌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农药原药产量完成273.4万吨,同比增长2.78%(扣除百草枯母药3.3万吨,实际增长1.9%);农药制剂产量完成178.6万吨,同比增长7.4%;农药工业销售产值1616.1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石化产业销售产值增速9.3个百分点。
农药产量小幅上升,制剂化率明显提升。在环保高压下,农药工业整体产量增速趋缓。
随着产业政策的完善和技术工艺的不断升级,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大企业产量实现稳中有升,落后产能产量下降。2013年,杀虫剂原药产量51.1万吨,同比下降1.6%,加工制剂产量50.0万吨,同比增长7.3%;除草剂原药产量129.2万吨,同比增长2.9%,加工制剂产量101.3万吨,同比增长8.8%;杀菌剂原药产量36.4万吨,同比下降0.9%,加工制剂产量 24.9万吨,同比增长3.3%。
制剂化率由2012年的62%提升至65.2%。
未来农药行业发展呈现七大趋势:
1、农药行业将向更高效、更安全、使用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
2、国家扶持资金逐渐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投放,行业研发能力将得到明显加强。
3、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核心技术的农药品种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并将引领农药行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
4、环境保护力度日益加大,淘汰落后工艺将成为常态,农药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将逐步实现提高。
5、企业间兼并重组将成为行业趋势,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并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6、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后的大规模种植将刺激病虫害统防统治业务的发展,从而带动新型、高效农药消费需求的增加。
7、由于农药的刚性需求,农药行业增长幅度将保持GDP增速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