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银行何时进入中国?
1978年,西德的德意志商业银行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代表处,成为第一家中资银行的外籍法人银行; 1994年和10月,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标志着外资商业银行对华金融服务的开始;
1995年6月和7月,美国花旗集团和香港汇丰银行先后获准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并开展业务,使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实现了由代表处到总行的跨越;
1997年和2005年,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及荷兰国际集团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股份银行的收购许可,正式涉足中国的商业银行领域;
2007年和2013年,澳新银行及渣打银行获得批准,相继收购了广州农商银行和华兴银行(后更名为华兴资本)各20%的股份,成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一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将外资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对外开放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并鼓励和支持境外金融机构依法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
外国资本银行侵入中国,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在那以前,除了澳门被葡萄牙占据外,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还不能直接进入中国本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此居住、经商。从此,外国金融机构、首先是银行,伴随外国资本的侵入开始进入中国。
西方列强侵华的急先锋是英国。鸦片战争以后,他们在中国沿海一带强占租界,设立商行。1845年,在上海设立了东方汇理银行的办事处,这是外国资本银行在中国的发轫。汇理银行是属于法资的银行。银行设在上海外滩的英租界内,1864年和1882年两度发生火灾而重建为欧式楼房,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仍屹立在上海外滩的黄浦江畔,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攻入天津。1859年,英人朱尔特在上海设立汇隆银行(俗名琼办)。它实际上是英国汇丰银行的前身,它是侵入我国的第一个英资银行。1902年,汇丰银行又在天津正式设立分支机构,以后又在上海设立分行。
1863年,外国资本的东方汇理银行总部设到香港,正式在上海开张,成为在中国设立正式机构的第一个外国银行。该行经营汇兑,兼营存、贷款业务,并承办公债,专门从事对华输出资本。
1865年,汇隆银行改组后正式定名为“有利银行”,在洋泾浜北端建成三层楼房为该行行址。1890年,该行又改组,扩充资金,正式改组为东方汇理银行,汇兑业务也更为扩大。1896年,汇丰银行在上海成立分行,汇兑、放款等业务大为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势力的一家外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