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企业有哪些?

柳世烽柳世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起右翼,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军国主义史。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大涨,开始向外侵略扩张,但除了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的东南亚和苏联以外,亚洲其他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了(朝鲜半岛的日军是捡了大便宜的),因此日本人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岛屿——这就是著名的“太平洋战争”。

这场战争一开始其实非常顺利,自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日军几乎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地区,到了1942年6月,日本已经控制了从东南亚到太平洋西部的广大区域。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的航母大队突入东京以南约370海里的太平洋,突袭了在日本本土南部佐世保的舰队,使日军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这一下子直接刺激了日本军方,他们催促海军继续发动对美军的攻击,而山本五十六元帅认为,目前的日军力量还不够强大,不适合与美国全面开战,于是极力反对进攻美国本土。但他最后仍然没有拗过军方的强烈要求,于是“中途岛海战”开始了。

这场战役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日军损失了包括四艘潜艇和两艘水面战舰在内的近四十艘舰艇,损失了三千五百名士兵,而美国仅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和三百人。 中途岛之战成为了日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虽然日军仍然取得了瓜岛战役的胜利,但已经无法改变整个战局,直至二战结束。

如果说中途岛的海战还只是使得日本军国主义元气大伤的话,那么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就使日本彻底蒙受了沉重的民族屈辱。 时至今日,左派与右派在日本依然是对立关系,左派往往代表了和平与发展,右派则代表着好斗的军国主义势力。

说到企业,三一重工应该算是一个。 三一是国内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也是国家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最近由于美日等国的技术封锁,国家更是对三一重点扶持,希望在造船、军工等领域能够突破外国的技术垄断。 当然,这里不是给三一洗地,作为优秀的中国企业,三一身上有一些传统中国企业的毛病,比如内耗严重、市场眼光狭隘等等。

可能对于题主的问题来说,三一最右倾的特性可能是对政府依赖性强,缺乏商业化嗅觉。 作为民族主义企业,如果三一一心搞研发,那必然要受到政府的补贴与支持。事实上,正是因为三一拥有强大的国有资本背景,所以才能在国外技术封锁的环境下迅速成长起来。

但问题在于,这种依靠政府扶持的企业到底能走多远呢? 纵观日本右翼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这些企业在初创时期都靠政府支持,但随着企业自身的完善,它们逐渐甩掉了政府的尾巴。

三菱重工在明治维新时成立,当时依靠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发展极为迅速。但到了二战时,三菱重工早已不再完全依赖政府,在民用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同样的,丰田汽车在二战时也大量制造军用车辆,但战后丰田很快转向了民用车辆生产,并逐步发展了全球销量最大的卡罗拉车型。

反观三一重工,虽说各方面都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但市场化嗅觉极差,产品单一,而且国际竞争力不强,可以说正是受到了体制的影响。

韶玥玥韶玥玥优质答主

日本右翼团体除了文社团体外,还有以“右翼企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暴力团体(右翼团体中只有“大和会”等个别团体属于暴力团)。主要的右翼企业有:

(1)“帝国电影”:于1942年8月成立于京都,是专门拍摄军国主义和歪曲历史、美化战争影片的影片公司。该公司拍摄的反华影片,如:《八嘎,中国人》、《中国人在南京》等。

(2)“新光电影”:于1938年6月成立于京都,同样是拍摄军国主义和美化侵略的影片。该公司为日本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导演了宣扬“大日本皇军是东亚的解放者”的《二二六兵变》(描写日本法西斯分子1936年2月26日武装暴动,以夺取政权),为河村光藏拍摄了反华影片《中国的影子》。

(3)“朝日电影”:于1937年3月成立于东京,也是从事拍摄反华(如:《八嘎,中国人》和《中学生》),及美化战争、军国主义的影片。

(4)“新光出版”:“新光电影”的附属出版机构,主要出版军国主义、反华及美化战争的书刊、连环画和宣传品。

(5)“同声会”:1985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第二次侵华日军集会时正式成立,专门致力于为日本右翼侵略行为辩护。

(6)“日本军事评论社”:于1986年4月成立于横滨,专门出版宣扬日本民族主义和为军国主义行为申辩的作品。如:该社所办季刊《军事研究》,经常刊发为军国主义申辩的文章。

(7)“樱花会”:是日本退伍军人等军事人员所属的右翼团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