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限制企业发外债?
宏观上,国家外汇管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平衡国际收支。我国目前仍实行的是以出口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这种出口导向型的外汇制度安排导致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 然而,由于外资流入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因此为了维持长期稳定的资本净流入状态,就必须控制资本项目的顺差。也就是说,我们目前通过限制企业的对外借款来减少国内资金的流出;同时,为了鼓励外资持续流入,我们在税收和土地等方面提供各种优惠待遇。
微观上,当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如果再有大的融资行为,很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甚至导致破产。2014年辽宁振兴集团就是因海外融资失败而陷入债务危机的。当然,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来说,从海外借入资金,一方面可以缓解境内流动性紧缺的现状,另方面还可以节省一定的融资成本。例如,中石油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就使用了40亿美元的境外贷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走出去”的战略,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或开展基建项目,但从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频频出招管束企业海外融资的行为来看,相关政策仍然偏向于防流动性和偿付风险,而非鼓励发展。这也反映了在现行外汇管制下,企业“走出去”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