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来多元化发展?
看到很多观点,也思考了一下自己对于“多元化”的理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商业逻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讨论的多元化首先是基于资源的多元化。企业只有掌握了不同类别的核心资源才能开展多元化的经营,否则只能变成昙花一现的投机者。
其次,我们从两个层面来定义企业的多元:一是业务层面的多元,二是产业层面的多元。前者指在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领域是否有涉猎;后者则是要看是否进入了不同的行业。显然,第二个定义更宏观也更复杂,因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进入新行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以海尔为例来做分析(见下图)。 海尔在1984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进口空调生产基地,随后通过投资设立海尔制冷厂和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开始了家电制造的多元化之路。到1993年底,海尔已经建立起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吸尘器、微波炉在内的十大电冰洗产品群。从业务看,海尔的多样化是成功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海尔开始寻求新的突破——进入IT行业。
2006年,海尔正式发布了互联网战略,同年与Intel合作成立海纳互联公司,启动“翼讯”宽带项目。至此,海尔由制造型向研发型转变,开启了产业层上的多元化。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海尔实现了业务和产业的多元化,但是其最核心的资源并没有改变,即家电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海尔的多元化成功了,因为在新的业务领域里,它面临新的竞争,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这些额外的投入无法得到有效的回报,那么之前业务的成功可能转变为失败的根源。
所以,我们关于海爾的思考归结为下面这个问题: 在核心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业务或产业的种类能否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增长? 如果不能,多就是错吗?! ——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