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企业会有税负?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税负”是什么。 税收是一种社会产品,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财政收入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因而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特征;同时,税收又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所以,企业是否缴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纳税义务,二是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及抵免的条件。
一、是否存在纳税义务 1.应税行为已经发生 根据我国现行税制体系,绝大多数的征税项目采用收入定额或定量申报制度,只有少数实行凭证报账的制度。应税行为的发生必然导致应税收入的确定,同时,税务机关据此确认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2.应税行为发生在当地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为了实现税收负担的合理、统一,税法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制定费用标准、收入比例的办法对当地发生的应税行为征收相应的税费。
二、符合减免税条件 1.依法免税 在我国,有些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某些纳税人不缴纳税款或者免征税款。对此,纳税人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也不需要提供任何的证明材料,只要依法无须交纳税款,就享受了免予缴纳的政策。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法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来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及其他组织,属于税收优惠政策所称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一定额度(指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生产出口制品的企业可以在法定减征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可以参照个人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额的规定,给予免税照顾。
2.依法减税 3.符合抵免条件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其他注意事项 1.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在取得营业收入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时,应相应地计算应纳税额,进行纳税申报。
2.纳税人在办理纳税事宜时,应当提供与纳税有关的资料,并对所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所载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