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退哪些低端产业?
1.2015年之前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本市工业园区的通知》,当时要求自2015年起,停止土地招拍挂,不再审批新的工业园区项目;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产业用地用途的通知》进一步强调,禁止以产业园区等名义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很多在北京没有背景的企业都吃到了政策的亏。以厂棚为载体的那些所谓产业园成了最先清出的对象。 这些园区一般位于郊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边线占地较多,环境差,整体价值不高。
2.化工行业 位于大兴区的京南·兴创国际中心,原是南方汇鑫集团投资建设的一个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主要生产塑料袋)。2010年进驻时,这里已经闲置了8年时间。经过134次环评手续审核,这个“皮包”工厂终于在2016年开始拆除。 还有原来的高碑店新发地、通州马驹桥、昌平沙河、海淀四季青和朝阳王四营的“五大蔬菜基地”中的三个,都在陆续关闭或转型。 新发地市场也于去年启动疏解任务,迁往通州区漷县镇。 此外还有位于东三环燕莎商城对面的北京第二食品商场,曾经繁华一时。2016年年底开始进行停业收尾工作,今年初正式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