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分红如何计算?
假设某指数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每年派发2次红利,在每年1月31日和7月31日各派发现金红利一次(这里假定指数不发放股利)。 同时,我们假定该基金的基准指数是沪深300指数,而该基金每10份提供给投资者的净收益如下: 那么,按照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基金每月的收益情况: 首先根据公式“收益=利润/(1+税率) ”来计算每次分红的收入(扣税后): 然后,将单次分红收入除以基金份额数得到每份基金的单利: 最后用上述方法每个月重复计算即可得到该只基金每月的收益。
通过上面的演示我们就可以看到基金分红的真实场景了——其实每次分红都是先扣除掉20%的个人所得税,然后把剩下的钱分给投资者。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直接获得现金分红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如果投资者想要尽可能多地获得本金,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资金继续留在基金里,让基金公司把扣除20%后的钱拿去投资。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复利效应就会发挥作用,资金的累积收益就能超过直接分红的方式。
对于指数基金这种采用完全复制策略的基金产品来说,其分红基本没什么意义。因为完全复制策略的本质就在于追踪指数,而指数是不发放股利的。所以,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只能取得跟指数相当的收益,任何其他的预期收益都无法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