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好做么?
公募基金行业,目前是1950余家机构竞逐的“红海”,要想脱颖而出,成为“头部”管理人,其产品在业绩、规模等方面都必须具备比较优势; 私募基金行业,目前是2万余家机构竞争的“蓝海”,虽然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但规模上限较公募更广,策略也更具灵活性,所以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高净值客户和资产。 目前市场上的基金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打造主动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公募基金公司,追求相对排名靠前,力求持续发行新产品以扩大管理规模;另一类则是追求较高收益和较低回撤的私募资产管理人,通过给投资者赚钱来获取收益。
对于刚上市的基金公司来说,“做产品”比“卖产品”更重要,因为只有在产品设计中充分展现相对优势,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做到超越基准、业绩稳定,才能不断吸引资金流入,从而真正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 对于已经上市的老牌基金公司而言,除了需要保持产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外,更需要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大力开拓基金发行市场,提高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定价能力。 不过不管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还是发展中的老牌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上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设计出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首先,要深入了解投资者的投资目标,结合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为他们量身打造资产配置方案,进而确定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其次,要根据产品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仓位和配置策略,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力争收益最大化;最后,要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做好信息披露,确保交易的透明化和操作的标准化。 而对于私募管理人而言,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策略也更加多元(包括股票策略、固定收益策略、组合策略等),同时还要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